贯通·融通·联通: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的适配逻辑

供稿单位:科研发展中心   查看人次:1402   发布日期:2023-09-12    分享到:

  一、问题的提出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加以强化。截至目前,我国职业本科院校已达30余所,职业本科院校内的专业类型主要包括专科专业、职业本科专业和普通本科专业(合并转设独立学院),专业结构复杂,各专业间衔接不佳、融通不畅、规模结构不合理成为制约职业本科教育稳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如何解决院校层面不同层次专业纵向一体化适配、同层次不同类型专业之间横向职普适配、专业整体结构与外部产业结构之间适配的问题,成为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重要课题。

  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可以发现,现有研究认为职业本科教育属于本科水平的工程技术类和复杂技能类教育,职业本科教育是职业教育延伸到本科层次的结果,因劳动和技术复杂性程度上升而生,是对真实社会职业群或岗位群所需要的共同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科学编码。职业本科的起点是职业和工作,遵循工作体系逻辑。专业结构适配性的提升有其内在技术逻辑,技术知识的独立性与形成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适配模式的多元性。 

  定位学派波特(Porter)、环境学派汉南(Hannan)和弗里曼(Freeman)等人都认为外部环境是主导适配的核心要素。生产过程智能化、产业技术高级化、产品服务定制化使得新技术、新业态、新岗位和新职业不断出现,技术知识的广度、深度和经验取向也进一步拓展。技术的迭代升级必然引起职业本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配方式的变迁。职业本科教育专业布局要适应技术迭代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围绕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两个高端进行优化调整。职业本科院校需要在外部产业转型升级驱动下科学布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专业,不断牵引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整体来看,当前职业本科专业适配相关研究主要强调外部产业需求驱动下的适配发展,忽视了从院校层面整体把握本科专业与专科专业、中职专业的纵向一体化贯通适配,普通本科专业与职业本科专业之间的同层次横向融通适配,以及职业本科专业与产业链的外向耦合联通适配。职业本科院校层面专业结构的适配性研究还缺乏逻辑上的推演、理论上的阐释和系统性的设计。为此,本研究从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和外向联通三个维度系统剖析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优化的适配逻辑,以期为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适应性的提升提供理论启示。

  二、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透视

  职业本科院校按照“稳步发展”的总基调,从2019年5月教育部批准首批15所民办高职院校正式升格为本科职业大学起,到2022年年底,我国职业本科院校总数已达32所。其中,公办院校10所,占职业本科院校总数的31.25%;民办院校22所,占职业本科院校总数的68.75%。民办院校是目前职业本科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办职业本科院校主要通过独立学院和专科高职院校合并转设的方式形成,如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通过整合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资源形成职业本科院校,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通过整合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和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的资源合并转设为职业技术大学等。从时间维度看,试点初期的职业本科院校大多为民办性质院校,2021年之后新增的职业本科院校中大多为公办院校,如在2021年新增的9所本科高职院校中,8所为公办性质的本科高职院校。为深入分析现有32所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的特征,本研究通过对现有职业本科院校官方网站专业资料的整理汇总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我国现有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的基本样态。

  1.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分析

  从专科专业的数量和覆盖率看,全国现有32所职业本科院校共设置了290种专科专业,专科专业的覆盖率为38.98%(290/744),① 专科专业覆盖面较低。从专科专业类的数量和覆盖率看,职业本科院校设置的290种专科专业分布在74个专科专业类,专科专业类覆盖率为76.29%(74/97),专科专业类覆盖率较高,基本覆盖了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专业类。从专科专业大类的数量和覆盖率看,290个专科专业分布在19个专业大类,覆盖全部的专科专业大类。

  从职业本科专业的数量和覆盖率看,32所职业本科院校共设置156种职业本科专业,职业本科专业的覆盖率为63.16%(156/247),② 职业本科专业覆盖率较高,基本涵盖当前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从职业本科专业类的数量和覆盖率看,32所职业本科院校设置的156个职业本科专业分布在68个本科专业类,本科专业类覆盖率为70.10%(68/97),虽然相对于专科专业类的覆盖率低一些,但职业本科专业类整体覆盖水平较高,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一线对创新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从职业本科专业大类的数量和覆盖率看,156个职业本科专业分布在19个专业大类,覆盖全部的职业本科专业大类。

  此外,现有部分职业本科院校也设置有普通本科专业,如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单独转设形成的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等院校,除了设置职业本科专业外,还设置了10多个普通本科专业。

  综合分析职业本科院校的实践样态可以发现,职业本科院校内部专业的组成主要包括专科专业、职业本科专业和普通本科专业等不同类型。从专业规模看,专科专业和职业本科专业是主体,且专科专业的种数超过本科专业的种数,部分还设置了少量普通本科专业。从专业种类看,专科专业和职业本科专业分布的专业类和专业大类较为齐全。从专业层次来看,现有专业结构跨越了专科专业和本科专业两个层次,本科同层次专业又设置职业本科和普通本科两类同层次不同类型专业。整体来看,我国现有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组成结构较为复杂。

  2.不同类型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差异分析

  32所职业本科院校内部专业组成情况存在不同的特征。首先,从全部职业本科院校整体内部差异来看,在专科专业设置方面,现有职业本科院校平均设置38个专科专业(见表1),但院校之间专科专业设置情况差异明显,有院校设置的专科专业数超过70个,也有院校设置的专科专业数还不足10个。在职业本科专业设置方面,32所职业本科院校平均设置20个职业本科专业,设置职业本科专业最多的接近40个,最少的仅为9个,院校之间的差异也较为明显,但相对于专科专业设置情况的差异,职业本科专业设置情况差异较小。在普通本科专业设置情况方面,仅有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单独转设而来的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设置了13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他职业本科院校则以设置职业本科专业为主。

  其次,从民办专科高职升格类职业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来看,在专科专业设置方面,21所民办专科高职升格类③职业本科院校平均设置34个专科专业,设置专科专业最多的有51个,最少的仅为9个,虽然相对于32所职业本科院校整体情况差异较小,但其内部差异也较为明显。在职业本科专业设置方面,现有民办专科高职升格类职业本科院校平均设置18个职业本科专业,各院校职业本科专业设置情况相对于专科专业设置情况差异较小。

  最后,从独立学院合并转设类职业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来看,在专科专业设置方面,9所独立学院合并转设类④职业本科院校平均设置48个专科专业,是各类院校中设置专科专业最多的院校。同时,院校之间专科专业设置情况差异也较为突出,设置专科专业最多的超过70个,最少的仅为11个。在职业本科专业设置方面,现有独立学院合并转设类职业本科院校平均设置23个职业本科专业,设置职业本科专业最多的接近40个,最少的仅为12个(见表1),院校之间的差异也较为明显,但相对于专科专业设置情况差异,本科专业设置情况差异也较小。此外,公办专科高职升格类⑤职业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单独转设类⑥ 职业本科院校各仅有1所,分别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和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其专业设置情况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3.不同类型职业本科院校专科专业与本科专业占比分析

  职业本科院校内部专业的组成情况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专科专业、职业本科专业和普通本科专业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专业。在一所职业本科院校内部,其专业组成结构中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专业的占比是不同的。从32所职业本科院校的整体情况来看,其内部专业组成中,专科专业平均数和本科专业平均数的比值为1.86∶1,专科专业的数量多于本科专业的数量。从21所民办专科高职升格类职业本科类院校内部专业结构来看,专科专业平均数和本科专业平均数的比值为1.89∶1,专科专业数明显多于本科专业数,且专本比高于32所职业本科的整体水平。从9所独立学院合并转设类职业本科院校内部专业结构组成看,专科专业平均数和本科专业平均数的比值为2.09∶1,专科专业明显多于职业本科专业,是所有类型中专科专业最多的院校。公办专科高职升格类和独立学院单独转设类职业本科院校专科专业平均数和本科专业平均数的比值为0.57∶1和0.93∶1,是职业本科专业多于专科专业的两类院校。在公办专科高职升格类职业本科院校内部专业组成中,职业本科专业占据明显优势。此外,在独立学院单独转设类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组成中包含了专科专业、职业本科专业和普通本科专业,专业组成更加多元。

  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透视是分析现有专业结构适配逻辑的前提与基础,现有专业结构的布局特点将直接影响专业系统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专业之间的适配程度。我国现有的32所职业本科院校主要通过公办专科高职升格、民办专科高职升格、独立学院单独转设、独立学院合并转设等多元途径转变而来。职业本科院校形成途径的多元性,使得职业本科院校内部专业结构多样化和复杂化。各级各类专业之间衔接不佳、融通不畅的适配欠佳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同一所职业本科院校内部,专业种类选择的科学性欠佳,部分院校甚至同时设置了普通本科、职业本科和职业专科专业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专业,不同类型同层次专业之间“质”的区别和“量”的差异不清晰,特别是在同一所院校内部进行职普横向融通适配的难度较大。其次,纵向一体化贯通适配不够,在同一所院校内部专科与职业本科的贯通适配只能通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专升本”单一途径实现,院校的专本贯通自主权不足,影响了院校内占主体地位的职业本科专业和专科专业的贯通适配。最后,产教耦合适配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从目前职业本科院校专本比的数据、专业分布情况来看,现有职业本科院校的专业主要根据专科办学时期或转设院校的办学经验来设置,专业链和产业链紧密对接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是职业本科专业对接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两个高端”适配程度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三、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适配的逻辑

  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类型主要包括专科专业、职业本科专业和普通本科专业,各级各类专业之间衔接不佳、融通不畅成为制约职业本科教育稳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要促进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必须优化职业本科院校内部的专业结构,不断提升专业结构的内部适配性和外部适配性,而适配性提升必须厘清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的适配逻辑。结合我国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的组成样态和不同类型职业本科院校内部专业组成的差异性,可以将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的适配逻辑归纳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外向联通三条核心逻辑(见图1)。

  上述三条核心逻辑中,纵向贯通逻辑主要针对职业本科专业与现有专科专业、中职专业的纵向一体化衔接适配,以实现知识-学段-育训贯通,是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适配;融通逻辑主要解决职业本专科专业与普通本科专业横向融合适配,以实现职普-理实-学用融通,是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适配,也是教育体系内部的适配;联通逻辑旨在推动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外部耦合适配,以实现产业-岗位-任务联通,是学校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的适配。纵向贯通和横向融通的适配将受到产业系统外向联通逻辑的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体系内部专业结构的良性适配发展也将更好地促进外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发展。

  1.纵向同类型贯通:职业本科专业与现有专科专业、中职专业的衔接适配

  职业本科教育是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纵向贯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客观背景之下形成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类型。在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各层次职业教育之间的定位和功能不同。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是基础,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是主体,同时也要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发挥职业本科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与此相对应,在职业本科院校多元的专业组成结构中,专科专业、职业本科专业和普通本科专业的定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职业本科院校内部专科专业与职业本科专业之间的纵向衔接贯通,是职业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重要问题,其内部专业组成中的专科专业、职业本科专业以及职业教育体系内的中职专业之间必须实现纵向一体化贯通衔接。

  类型定位规约下的职业教育主要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但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各个层次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规格不同。其中,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基础性技术技能人才,专科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专门性技术技能人才,本科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专业性技术技能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内部纵向贯通时必须根据生产实践一线对技术技能人才规格诉求的差异进行一体化设计和有机衔接。专业是职业教育内部各个层次教育纵向贯通的重要载体和依据,中等职业院校是高等专科职业教育和职业本科教育重要的生源供给方,职业本科院校整体的专业结构也要向下与相关中职专业实现纵向贯通。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首次将中职专业、高职专科和职业本科专业进行了一体化设计,为职业教育中-高-本不同层次专业之间、同类专业之间贯通衔接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和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必然要求职业本科院校在专业结构优化和外部适应性提升的过程中遵循纵向同类型贯通的适配逻辑。纵向同类型贯通适配逻辑要求职业本科院校不断推进职业本科专业与现有专科专业、中职专业的衔接适配,根据不同规格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轨迹,一体化规划专业设置、科学制定一体化培养目标。在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系统推进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开发、教学设计等人才培养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的变革。科学推动中高本专业之间知识-学段-育训有机衔接贯通,实现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的纵向一体化适配。

  2.横向同层次融通:职业本专科专业与普通本科专业横向融合适配

  中国特色教育体系提供了人人、时时、处处可学的教育环境,满足了社会大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教育体系内部各级各类教育是横向融通和纵向贯通的。职业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彼此融通、共生共存。职业本专科专业与普通本科专业横向融合适配有其内在依据,首先,职业本科和普通本科都具有教育属性;其次,职业本科和普通本科同属本科层次,属于教育的同一层次;最后,招生制度改革和各学段职普渗透融通对职业本专科专业与普通本科专业横向融合适配提出了现实诉求。

  职业教育独特的育人优势以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育人功能方面的互补性为职普融通奠定了内在依据,特别是新版职教法对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强调使其获得了法理基础,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明确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职普融通的范围和理念,职普融通已经从初中后分流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逐渐成为“全学段”各类教育渗透融合培养人才的一种范式。各级各类教育体系的形成是根据经济社会对人才多元诉求进行系统化设计的结果。根据人才结构理论,社会人才可以划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即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种主要人才类型内部又可细分为不同的子类型。例如,工程型人才可以细分为决策型、设计型和规划型三个子类,技术型人才可以细分为中间型、执行型和工艺型等子类,技能型人才可以细分为操作型和技艺型等子类。通常情况下,普通本科教育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工程教育主要培养工程型人才,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职业本科是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间的融合地带,需要兼顾职业性和学术性。在类型定位的要求下,职业本科教育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逻辑起点,面向生产实践和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大批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现场工程师。职业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作为同层次的不同教育类型,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互补性。在受教育者多元化教育需求的驱动下,职普融通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重要途径之一。

  职业本科院校内部的专业结构主要由专科专业、职业本科专业和普通本科专业组成。在纵向贯通和横向融通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职业本科教育要实现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有机融合发展,须通过以专业为载体的全学段职普渗透融合发展。职业本科院校内部除了占主体地位的专科专业与职业本科专业纵向贯通之外,也要横向融通职业本科专业与普通本科专业。特别是对于独立学院单独转设类职业本科院校而言,其内部同时设置专科专业、职业本科专业和普通本科专业三种不同的专业,无论是内部专业结构的有机适配还是外部适应性的提升,都需要遵循职业本专科专业与普通本科专业横向同层次融通逻辑。

  3.外向产教耦合联通: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外部耦合联通适配

  职业本科教育是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向上纵向贯通的重要一环,是适应外部产业需求端发展变化而产生的教育类型。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加快了技术迭代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速度。产业链上技术含量较低的制造业比重在逐步下降,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业比重在逐步上升。一般而言,在同一条产业链上,产业链下游主要是技术工人从事产品销售服务等任务,产业链中游主要是技术员从事加工制造等核心任务,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工程师等人员从事研发设计任务,在一条完整产业链中不同规格从业人员的规模是不同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技术迭代速度的加快,全球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和多模态等特征愈加明显。产品服务定制化、产业技术高级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的“三化”趋势在产业端体现得更加突出,一大批的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新岗位不断涌现,对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规格提出了新要求。生产实践过程中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工作场景逐步增多,职业本科教育应运而生。

  职业教育的跨界性决定了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联通的复杂性。职业本科院校专业是连接产业需求侧和高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侧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在技术迭代升级加速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需要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耦合联通适配。脱离了产教耦合、摒弃了应用导向,任何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都会失去其存在的合法性。职业本科教育专业分类是社会分工和经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分工谱系在教育领域的映射。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适配性的提升必须在内部专业结构“阴阳调和”的基础上,走向更大范围的产教耦合适配,与产业-行业-职业-岗位谱系实现精准联动,获得职业本科院校存在的合理性,推动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鲜明的区域性要求职业本科教育必须“长入”区域经济,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获得自身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同时彰显职业本科教育的时代价值。诞生于产品服务定制化、产业技术高级化、生产过程智能化“三化”和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新岗位“四新”不断涌现背景下的职业本科院校,在专业布局过程中并非要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对接区域的全部产业,而是要重点精准对接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一方面,职业本科院校在专业布局过程中应重点聚焦传统产业链的上游和高附加、高技术含量的产业高端。另一方面,职业本科院校的专业系统也要植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重点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制造业重点领域,围绕制造系统中材料(Material)、装备(Machine)、工艺(Methods)、测量(Measurement)和维护(Maintenance)5个核心要素(5M)的迭代升级,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和现场工程师,进而通过高质量的人才输送实现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耦合联通适配。

  四、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适配的实践路径

  职业本科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纵向贯通的关键一环,承担着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从时间维度看,职业本科教育主要诞生于2018年12月公示试点的首批职业技术大学,经过近五年的发展,职业本科院校的数量增至32所。同时,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整体来看,不论是职业本科院校近五年的实践,还是国家政策文件对职业本科发展目标的勾勒,都为未来一段时期内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始生之物,其形必丑”,职业本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实践困境。为促进职业本科院校和专业稳步发展,结合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的适配逻辑,本研究提出以下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适配的实践路径。

  1.坚持类型定位,促进中-高-本专业纵向一体化贯通适配

  职业本科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向上延伸到本科层次的教育类型。作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职业本科教育打破了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为我国产业链的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培养了一批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本科教育不是职业专科教育的简单升格,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类型,脱胎于职业教育体系的职业本科教育,有其内在的职业基因,应坚持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坚持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培养模式和发展特色不动摇,确保“升本不忘本、升格不变质”。在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前提下,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专业,通过专本贯通培养、专升本、五年一贯制等多种方式畅通中-高-本专业纵向一体化贯通适配通道。同时,按照同类不同层次确定中-高-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一体化系统构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引育、实习实训场地打造等关键环节和关键要素进行一体化贯通设计,确保职业教育体系内部中-高-本专业之间知识-学段-育训有机贯通。

  2.坚持职普融通,推动不同类型教育专业间横向互补性适配

  职业本科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态从“h”走向“H”的重要制度设计,作为类型教育,职业本科教育应坚持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做到“升本不忘本”;作为本科层次的教育,在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前提下,也要“升本达本”,在基本技能、专门知识和基础理论等方面满足高质量本科层次的要求。同时,还应进一步处理好与同层次普通本科、应用技术本科的关系,摒弃“非此即彼”的零和思维,走向融合协同的共生境界。在发展规模方面,除了办职业本科学校之外,也要办职业本科专业。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鼓励一批普通本科院校,特别是理工类优势特色院校试办职业本科专业。有效发挥不同类型教育各自育人的比较优势,推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专业之间横向互补性融通适配,以实现职普-理实-学用融通,从而为受教育者提供人人、时时、处处皆可学习的教育环境,满足受教育者多元的教育需求。

  3.坚持产教融合,强化专业系统与产业系统耦合适配

  职业本科教育是职业教育面对生产过程智能化、产业技术高级化和产品服务定制化的产业需求侧变革而形成的更高层次职业教育。在稳步发展的总基调下,职业本科教育在近五年的改革实践中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从专业布局情况来看,全国现有职业本科院校共设置了290种专科专业和156种职业本科专业,本专科专业类和大类的覆盖率较高,专业布点基本能够涵盖当前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然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和区域产业需求侧并非充分精准对接,教育链与产业链脱节的现象还广泛存在。为此,要进一步引导职业本科院校结合区域重点产业布局特点,有效调动政、校、行、企等多元主体的积极性,消弭“条块分割”的融合壁垒,打造产业学院等一批产教融合的新型载体,构筑微观合理、宏观有序、运转高效的产教命运共同体,从而有机链接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充分联动专业、职业、企业、行业、产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凝练职业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典型实践模式,以实现产业-岗位-任务的联通,确保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系统与产业系统高水平耦合适配。

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


*引用格式:宋亚峰.贯通·融通·联通: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的适配逻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06):78-87.

发布人:李思瑶
审核人:万雅静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