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联合体: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核心载体——来自全国开发区职业教育联盟校的思考与探索

供稿单位:科研发展中心   查看人次:1476   发布日期:2023-09-12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其中也包括职业教育体系。作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以产教联合体为核心载体,充分发挥建设高质量开发区职教体系的高位引领作用。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全国职业高等院校校长联席会议倡议下,于2022年12月在无锡成立了全国开发区职业教育发展联盟,其成员单位涵盖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包括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成渝双城、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的多所职业院校和多个企业。这些院校和企业有一个共同信念,那就是致力于将开发区产业优质资源转化为职业教育发展资源,将开发区打造成产教深度融合先导区;就是致力于以高水平职业教育服务开发区建设,打造开发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就是以产教联合体为依托,构建具有开发区特色的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这也是开发区职业教育发展壮大的生命力所在。

       一、产教联合体的内涵诠释和建构要领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是全国开发区职业教育发展联盟的牵头院校,近年来执着于职业教育适应性研究,积极探索开发区职业教育发展“新吴模式”。学校深刻认识到,研究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问题,就必须将研究的领域扩大到职业教育所处的系统环境,扩大到职业教育所服务的整个对象。因为教育是人类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教育的适应性问题应该以人类社会系统为研究背景,因此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需要由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职业教育体系来支撑,产教联合体则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载体。

       (一)产教联合体的内涵诠释

       产教联合体的理论基础是共同体理论。共同体是人类存在的一种基本方式,它是马克思主义者理解人类历史的重要概念。共同体理论来源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人际关联、社会认同以及人们的思想共识。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理论体系,共同体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又取得了新的发展,其基本要义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倡导在安全、外交、生态、文化等许多领域找到最大公约数,并形成共同价值和共同目标。

       人类社会活动主要包括科技活动、生产活动和教育活动三大类型。其中,科技活动是指与各种科学技术领域密切相关的全部有计划的活动,比如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医学、农业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中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的一切活动,都可归于科技活动的范畴。与科技活动互动的领域少不了教育、科技、生产等领域,支撑科技活动的体系也少不了教育体系、科技体系、生产体系。首先,就教育体系来说,它又可被分为传承性教育和创新性教育。传承性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创新性教育主要指学科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活动是为科技创新、产业运行持续提供人力资源的活动。其次,就科技体系而言,它包括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科学发现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明包括实验发现、设计与试制、推广示范与技术服务以及其他生产性开发活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科技活动的对象是知识,是认识自然规律、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动。最后,就产业体系来讲,它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的对象是产品与服务,提供不同产品或服务的个体和组织便是产业,构成产业的最本质性的条件是劳动分工。一个完整的社会发展系统要科学地运转、合理地运行,还要有与其配套的组织、管理与服务的部门。所以,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应当由四个基本部门组成,这四个部门也正是影响社会发展的四个主要因素:一是产业部门(C部门),二是科技部门(S部门),三是教育部门(E部门),四是政府及社会其他部门(O部门),本文姑且称之为职业教育适应性研究的“四部门模型”(CSEO模型),即由产业(经济)部门提供产品,科技部门生产知识,教育部门提供人才,政府和社会其他部门起组织保障作用,由此构成完整的产教联合体。简而言之,产教联合体的主体构成正是“产科教政”。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四部门模型”中,教育在为其他三部门服务的同时,也需要其他三部门的持续有效协同。只有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合作,让四个部门形成坚实的产教联合体,才能使职业教育走深走实、大放异彩,也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上述四个部门的功能和作用既是“四部门模型”的基本特征,也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逻辑起点,这也正是产教联合体的本质内涵。

       (二)产教联合体的建构要领

       上述“四部门模型”所涉及的教育、产业、科技、政府等四个部门都是为人类社会发展而存在的,这正是四部门(主体)集群结盟的共同价值所在。无论哪个部门,人都是最关键的因素,而人的进步与成长离不开教育。教育解决的正是人的素质问题,直接贡献是持续不断地改善人的素质,间接贡献是为科技、产业、管理以及教育自身提供相应人才,推动社会进步。换句话说,教育的功能就是为其他三部门提供服务,在服务中推进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其他三个部门中,科技解决的是认识自然规律的问题,即运用自然规律推动社会进步、改善社会环境;科技又是以成果为表征的,科技成果都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物化形式。科技承担的责任就是认识自然、服务自然,并以其物化成果为社会作贡献。产业是运用科技知识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为人类生存、生活服务。政府的职责是组织与管理,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与管理规则维持社会秩序。文明社会需要有秩序地运行,就必须有相应的规则。规则对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所以政府不仅要制定好规则,还要监督执行好规则。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表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作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整体部署。首先,职普融通体现了教育的传承性特征,职业教育的“学徒制”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一种传承性教育,发挥着知识、技术传承的功能;同时教育又具有创新性特点,创新性教育就是要生产新的知识,它彰显了知识生产的功能。职普融通能使教育的传承性、创新性功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次,产教融合强调的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更多地通过传承性教育来实现。最后,科教融汇聚焦的是科技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整合的是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资源,以此构建起科技与教育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科教融汇具有创新性教育的特征。可以说,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三融”体现的正是社会发展中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也是产教联合体建构的题中应有之义。

       诚然,要将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问题放到社会层面上讲,就一定要讲清楚教育与其他三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教育为谁服务,什么是好的、有效的教育,这些问题都能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一体化”中找到答案。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围绕高质量服务需求,通过区校共建紧缺人才实训学院,形成以人才“短缺”为触发点、将产教融合“起点”前移到校企人才供需“缺口”的动态响应机制;通过打造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为培养主体、紧缺人才实训学院为技术先导、特色产业学院为育人载体、社区学院为服务网络的开发区产教融合“四院融通”工作模式,形成“纵通中职本科,横贯园区街道”的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与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以及“产教联合体”的本质内涵完全对应。其中,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与全日制教育相对接;紧缺人才实训学院与科技部门对接;特色产业学院与经济(产业)对接;社区学院与公共教育和创新创业相对接,并为社区治理服务,由此形成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开发区职业教育体系和开发区职业教育“新吴模式”。

       二、产教联合体的创新价值追问

       (一)职教体系的结构化支撑

       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即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并非其各个“组件”的简单相加。换句话说,系统的整体功能将是每个“组件”处于孤立状态下所无法实现的。职教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它离开了学校、企业、政府和社会支持,同样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基于上文分析,笔者认为,基于开发区的现代职教体系至少需要五大子系统支撑,即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目标体系)、开发区产业发展和区域社会需求服务体系(职能体系)、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发展体系)、“三融”“双创”办学育人体系(手段体系)以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水平样板体系(创新体系),如图1所示。

       1.五个子系统的价值取向


       构建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就是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依托产教联合体来全面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扎实走好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该体系的构建还要符合开发区产业发展方向,并能面向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依托高水平专业群,围绕重点产业链,设计人才培养能力链和课程链,构建创新创业链和社会服务链。同时要在政府政策引导下,以开发区为主体进行建设,即承建产教联合体的产业园区应具有服务国家战略的新兴产业和服务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合作的企业要尽可能选择行业龙头企业或本领域领军企业以及相应的产业链企业。

       构建开发区产业发展和区域社会需求服务体系,就是要共同承担国家赋予开发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历史使命,主动对接开发区产业发展、适应区域社会需求,通过产教联合体这个协调性、操作性平台,解决开发区产业发展中遇到的产教融合问题,来整合资源并进行实体化操作,来推进产业、科技、教育以及其他部门的联合,促进科教体系、产业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相对接,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相衔接。

       构建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就是要明确发展惠及全民的价值导向,推进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发展,依托产教联合体平台,更好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学习需求;就是要形成结构不断优化、需求持续满足、各方资源充分参与的高水平、有特色的开发区职业教育体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向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并重点在大数据中心建设、数据充分赋能、有效公共服务、扩大国际合作上做文章。该校主动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努力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构建“三融”“双创”办学育人体系,就是要明晰职业教育中“三融”“双创”的重要意义及基本要求。其中“三融”中的产教融合,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同产业发展合拍,这是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职普融通要求职教普教相互衔接、相辅相成,从而实现优势互补、交叉融合,让普通教育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让职业教育在培养懂技术、能操作的职业工匠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科教融汇要求将职业教育汇聚到科技进步的洪流之中,同时又落脚在优秀人才的培养之上,努力将科研项目转化为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双创”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双创”理念,激发其“双创”的意识;就是要根据园区产业发展需要,整合相关资源,建立符合“双创”教育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双创”课程体系;就是要通过平台载体功能和主渠道作用的发挥,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质量。

       构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水平职教体系,就是要坚持“聚焦高水平,服务学生成长成人;聚焦高质量,服务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办学初心与价值追求,不断完善专业人才能力结构,突出面向先进、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强化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传授和应用,同时完善校企联动的社会培训机制,提高开发区职业教育水平,提升学生服务社会充分就业的能力和开发区职教发展联盟影响力。

       从整体上看,上述五个体系构成了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的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同时也是增强职业教育传承性、时代性和适应性的教育体系,它必将为产教联合体秉持“跨界融合、多边互动、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合作宗旨,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新动能、新优势,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方面作出新的贡献。

       2.开发区职教联盟校的实践案例

       为促进产教联合体由理想变为现实,早在2020年4月,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与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共商组织机构建设事宜,并成立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理事会,理事长由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担任,理事会成员由政行企校相关单位负责同志组成,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提供组织保障。分管人才工作的区领导牵头“校地合作委员会”,分管产业的区领导牵头“校企合作委员会”,强化“区定专业、企定规格”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依托开发区“产业链相对完整清晰、高层次人才高度集聚”的区位优势,率先开发了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等6个新技术专业,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探索以科技项目和平台为抓手,构建“创新在学校、创业在园区”人才共享机制,促进校企高层次人才双向流动;聚力特色产业园区,支持园校企共建特色产业学院,促进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链发展有机衔接,在高质量服务开发区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校应区建、区因校兴、区校一体”的融合发展之路,形成了具有开发区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模式、育人体系和服务格局。

       新吴区社区学院是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服务区域的传统载体,面向新吴区(与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署)102个社区,依托“政府+学校”双主体,发挥社区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其开放办学的理念已渗透到新吴区各个层面,影响着全校上下的办学行为。近年来该校持续开展下岗职工、退伍军人、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社区居民培训“不断线”,与新吴区人武部共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学院,为退役军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双向对接和创业孵化引导;与新吴区总工会共建产业工人学院,培养新时代产业工人适应现代城市和现代企业所需要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提升他们与城市建设和企业发展的融合度;同时与新吴区财政局、应急管理局合作,为注册会计师、注册安全师等考证人员开展培训服务。该校还通过成立班组长培训中心,从增进人际关系、提升班组领导能力、提高班组长专业素养等方面,塑造和提升学员的综合能力。

       开发区职教联盟主要成员单位——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办学工作首位,大力推进校地、校际、校企联动,深化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多方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中职、高职、本科和企业共同组建的混合式教学团队,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同指导学生培养。与该校合作的本科高校各类实验中心、科研实验室全面开放,支持学生参与项目实施、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该校通过导师引领、全员参与、赛训促学,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形成“岗课赛证创”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机制,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烟台样本”。该校通过出台相应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多申报横向课题,让那些热爱创新、勇于实践的学生参加教师科研、参与项目研究、增加师生互动,对学生施以应用能力训练和技术技能培养。

       全国开发区职教联盟的初步实践表明:我们要建设的高质量开发区职业教育体系,正是在五大子系统的基础上发力的,从而在总体上推进了开发区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并努力为全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探索和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二)创新育人的功能性互补

       结构功能理论告诉我们,为了使系统发挥出更有效的整体功能,就必须使各个子系统有机联系在一起,并能够协调一致地工作。这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精神启迪,更是现代人普遍接受的思想——“1+1>2”的生动体现。

       1.产教联合体的功能定位

       如前文所述,产教联合体就是在产业园区层面建立的产教协调性组织。产教联合体的联合对象也正是前文所述的“四个部门”,即人们常说的“政、产、学、研”。就产教联合体的功能边界来说,重在梳理问题、协调资源、立项发包、融合发展;其运行方式是产教联合、项目化运作;其工作成效则是为产业、教育、企业、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而非替代联合体中的某一个主体。因此,在产教联合体建设标准中,应能体现其组织架构、体制机制符合统筹协调原则和各主体的工作职责要求;体现功能培育的工作成果就要聚焦实体化运作的公共平台或特色项目;其运行成效则体现在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只有通过构建相关建设标准,清晰描绘产教联合体的工作边界、主体责任和建设要求,才能将之打造成为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

       事实上,产教联合体的功能并不局限于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大体系中的某一个方面,而是运行在三者之间的一个实体。这一实体是推进三大体系在资源转换、成果转化、模式转型方面的协同发展平台,具有实现“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的“区块链”具体运作机制。譬如,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着力推进理念创新、机制创新,以创新激发活力,以创新促进发展,其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400亿元,对无锡的GDP贡献值达到近五分之一。针对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建立起与产业动态匹配的专业调控机制,借助职教联盟成员校教师资源和开发区高新企业科技人力资源双重优势,迅速与产业龙头企业联合建设对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产业学院,与村田、SK海力士等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共建现代学徒制中心,并与周边3000余家各类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使政府的政策链、高校的专业链、企业的技术链精准衔接,形成多方融通、协同作战、共谋发展的联动格局,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益支撑。

       2.育人是产教联合体的首要功能

       育人子系统位列开发区职业教育体系主要子系统之首,育人功能是产教联合体的首要功能。建立产教联合体的初衷,就是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促进科教融汇为方向,构建起“一体两翼”的工作新格局,以此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升级。同时,以系统思维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为依托,实现创新要素融合、双创资源聚合,有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各联盟单位的育人实践也告诉我们,职业院校的“双创”教育更强调技术创新。因技术创新涉及的专业知识领域较广、技能综合性较强、跨部门整合程度较深,这种纵深化的“双创”教育离不开学校、企业、政府和社会的横向参与。所以职业院校要基于系统思维,从顶层设计上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连接”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现“点→线→面”的模式转变,确保“双创”教育能够系统化运行。我们还要通过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来引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为各类人才搭建发展成长的有效通道,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职业教育中的获得感。这也正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形成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服务体系的基本要求。用系统思维看待高质量发展服务体系建设,以“三融”“双创”理念推进开发区职业教育系统性改革,也是开发区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为使“双创”教育实践走向深入,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奠定基础,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连续以产业学院为平台打造多个产教联合体,并在学校组织部门指导下构建产教联合体党建联盟,通过深化党建引领产教联合体建设。该校聚焦无锡国家级开发区这一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日资高地”“韩资板块”“欧美组团”以及打造物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科技产业发展生态,已连续实施两轮的“服务开发区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区校共同搭建的“双创”教育平台培养学生和企业职工的创新创业品质,让“双创”教育走深走实。该校还以项目为抓手,全方位推进区校合作,努力将行业企业技术难题转化为教师的研究课题,把服务开发区的具体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把开发区产业特色转化为学校专业特色,把开发区科技资源转化为办学资源,通过铸就科教融汇平台,让“双创”教育走高走远。近年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密切与市内外、省内外本科高校开展合作,实施“本科后”紧缺人才培训,对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成电路等产业急需的、通过双向选择愿意前来就业的相关毕业生开展为期6个月的岗前教育,着重培养他们的“双创”能力;同时,与本科高校合作开展“3+2”“4+0”以及七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打造职普融通联合体,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打破以知识点为串联方式的碎片化课程体系,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有效途径,让“双创”教育落地生根。

       3.产教联合体功能互补的有效路径

       首先,要精准定位,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导向。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特征,正是这一特征把职业教育与产业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使职业教育不可能脱离产业而“独善其身”,因为“职业”本身就根植于产业之中。职业教育的宗旨和特征决定了它的发展只能走产教融合之路,产教联合体正是开发区职教体系构建的核心载体。

       其次,要聚焦问题,破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瓶颈。笔者认为,能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开发区职教体系,一定是聚焦高水平、服务学生成长成人,聚焦高质量、服务开发区经济发展的职教体系,也一定是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广泛实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特色明显、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的职教体系。针对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政府对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和良性互动机制不易形成等现实问题,新职教法给出了破解之道。新职教法提出,职业教育要实行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从而让产业与教育融合的体制“更顺”;要确立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地位,明确鼓励支持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方式,鼓励支持发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强化企业实施职业教育的责任,从而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更高”;新职教法还从法律上明确了行业组织具有参与或开展职业教育的义务,并强调行业组织要发挥其“指导”性,从而让行业组织参与并指导职业教育的程度“更深”;此外,新职教法对校企合作的方式方法、领域内容与支持举措也都做出了明确细致的规定,从而让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更紧、更实”。基于这些措施,产教联合体发挥自身独特功能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三、产教联合体建构的政策保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2年12月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建设产教联合体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意见》明确提出,要“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这里的“市域”指的是联合体的空间范围,“产教”是联合体的涉及领域。建构产教联合体的初衷,同样是以产业园区为基础,通过任务驱动和契约管理来压实各方主体的责任,调动地方支持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意见》中的各方主体可以划分为产业体系、科教体系和公共体系三大体系,相应的各主体及其功能之间的对接具体描述如图2所示。打造产教联合体,一定要从各主体视角出发,不断完善相应的保障体制与运行机制。

       (一)夯实产教联合体建设基础

       《通知》将“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产业聚合、企业牵引、学校主体作用”作为体系建设改革总方针,体现了改革创新的“中国式”特色和我国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从而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真正落到实处,并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要更好依托产业园区,强化其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功能的有效发挥,实现开发区政府和产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从这个意义上讲,产教联合体就是一个在产业园区层面上建立的协调性组织,它专为解决园区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产教融合问题而“生”,并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来论证问题、立项解决问题;来整合资源,并进行实体化操作;来推进各主体之间的联合,促进教育、科技、产业共同发展。

       (二)廓清产教联合体生态边界

       联合政产学研,是优化产教联合体建设的生态边界的重要途径。要通过梳理问题、协调资源、立项发包、融合发展,对其生态边界进行界定。如前所述,产教联合体的运行方式是产教联合、项目化运作;其工作成效则是为产业、教育、企业、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因此在产教联合体建设标准中,体制机制建设(基础架构)一定要符合统筹协调和工作边界的具体要求;建设工作成果(功能培育)一定要聚焦实体化运作的公共平台或特色项目;建设工作成效(运行成效)则更要体现在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和促进发展之中。要通过构建产教联合体建设标准,清晰地描绘出产教联合体的工作边界、主体责任和建设要求,从而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三)强化产教联合体各方职责

       产教联合体的各合作方必须做到责任明确、措施到位、效果可预期。在资源投入上,职业院校要为共同体运行提供必需的人力资源、专项经费等基本保障,并提供必要的办学条件,包括相对独立的教学场所、教学设施、图书资料以及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实习实训基地。合作企业要围绕产教联合体教学资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平台搭建、创新创业氛围营造等提供必要投入,并将行业最新实验仪器设备、企业项目案例、课程教材资源等投入共同体教学之中,同时应具备与培养规模相匹配的学习实训基地。地方政府、开发区要提供税收等专项政策和资金支持,深度参与共同体建设和管理。此外,产教联合体建设需要有比较完善的人事、财务、岗位设置、分类管理、考核评价等相关制度;教学上需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合理的运行机制,要有教育教学过程评价,要对共同体内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作出实事求是的改革探索与运行实践;同时要依托已有信息系统和管理平台,采集产教联合体的运行信息,并不断提高信息采集的效率和准确度。

       四、结语

       总而言之,产教联合体是立足产业园区层面、围绕产业发展问题与产业需求、统筹和推动企业与院校合作攻关所建立的一个协调性组织。合作攻关活动以项目形式存在,以实体化方式运作,资源由各方提供,成果由各方分享。在新经济形态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只有产教融合发展才能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能,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作用。为此,全国开发区职业教育发展联盟校将全面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使产教联合体的体制机制改革更加符合统筹协调和工作边界的要求,使产教联合体建设进一步向实体化运作的公共平台和特色项目聚焦,让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预期成效充分体现在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和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上。我们相信,有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有全国开发区职教联盟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构建开发区职业教育产教联合体的实践一定会得到不断深化,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先导区和开发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来源:《江苏高职教育》2023年第3期


*引用格式:孙兴洋,高春津,吴芳等.产教联合体: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核心载体——来自全国开发区职业教育联盟校的思考与探索[J].江苏高职教育,2023,23(03):17-25.

发布人:李思瑶
审核人:万雅静
XML 地图